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广东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广东今年高考考生竞争比往年更激烈
2007-5-11 14:12:00 来源:《羊城晚报》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高校学位增幅赶不上考生人数增幅

  记者区健妍 通讯员廖翊华 黎晓玲 曾晓霞

  今年广东省高考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,报考考生达553826人,比2006年增加36186人,增长6.9%。而来自广东省各高校的招生计划则显示,今年招生计划与去年持平。全省高考考生录取率大约在70%。由于高校学

  位的适量增幅赶不上考生人数的增幅,大学学位的供需矛盾持续凸现。教育部门为此大力呼吁,广大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只认重点院校,应当适当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,鼓励报考民办、职业类院校。

  重点院校招生幅度与去年持平

  根据各大高校近年的招生情况来看,招生步伐放缓最明显的是重点本科院校。今年,中大、华工、华师、暨大、南方医科大等多所本地重点院校的招生人数都与往年持平,其中华南理工大学计划招生6300人,与去年实际招生6260人持平;广州中医药大学今年计划招生3200人,招生数也与去年一样。而“二本”广东工业大学、广州大学等院校也连续三年本科招生人数保持稳定。

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透露,经过之前多年的扩招,这些重点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饱和,预计在今后几年重点院校的本科招生计划都会大体持平,各院校将集中精力进行学科建设,完善各专业师资配套。

  民办院校发展迎来了“春天”

  在广东本地重点院校招生规模保持稳定的情况下,民办、职业类高等教育却迎来了蓬勃发展的“春天”。目前,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共63所,招收高职教育学生的成人高校26所,高职高专在校生规模已接近38万人,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52%。

 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表示,经过多年来对职业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,广东鼓励社会力量和资金兴办职业学校,将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列入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;鼓励校企合作办学,开展“订单式”培养;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训练,先后投入专项资金建立了78个实训中心。由于广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灵活且贴近市场需求,从很多民办学校、职业类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近年成了珠三角人才市场的“香饽饽”。

  “歧视”民办职业院校不明智

  不过一个事实不得不承认,尽管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的差距在不断缩小,一些民办院校甚至比个别公办院校办得更有声有色,但不少广东考生和家长依然对“民办”二字存有疑虑,个别本来已经被B线民办院校录取的考生,甚至宁可选择复读,也不愿到学校报到,致使一些优质的高等民办教育资源白白浪费。

  广东省教育考试部门对这类考生的评价是“十分不明智”。造成这一现象既有历史的原因———民办院校、职业学校也经历一段曲折的发展,给部分考生和家长留下了不好的印象;更多的还是出于考生和家长观念的滞后———认为读民办学校、职业技校没前途,只能当工人或低层管理人员。

  教育界人士认为,“这些想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。”广东民办、职业高等教育之“蜕变”近年在闻名全国,不少兄弟省市纷纷到广东取经,了解本地民办教育、职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认为读民办、职业大学没“前途”是“一叶障目”。如今,在白云职业技术学院等一些重点民办职业学院,远没到毕业生找工作季节,来自深圳、

东莞
、中山等地的知名企业已经慕名而来,开出试用期1500-2500元/月的薪水招聘应届毕业生,人才市场价一点不比普通公办院校毕业生低。

  眼光放远明确个人定位

  据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介绍,进入“十一五”阶段,广东高等教育发展逐步实现战略调整,今后高校定位将大致分为研究型高校、教学型本科高校,高职高专院校,不同类别的高校将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。

  而根据广东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,社会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,职业教育将是未来广东需要重点扶持的。随着广东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,民办院校、高等职业院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一定会日益增加。而在民办学校、职业学校的奖助学金等方面,也将逐步参照普通公办院校的政策给予支持。

  由此不难推断,在高考考生逐年增加的情况下,考生只有更加清晰地了解教育发展形势,明确个人发展定位,把眼光放长远,改变对民办、职业院校的“偏见”,才能够在高考和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[上一页] [1] [2] [3] [4] [下一页]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